医保药品结算方式即将迎来历史性变革。
今年3月19日,国家医保局联合人社部、卫健委、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医保发〔2025〕7号),明确提出:
2025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环节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零售药店需在顾客购药小票上显示药品追溯码信息,工伤协议机构也需同步推进。
现在,7月1日已过,国家医保局再次强调: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必须严格落实药品追溯码扫码结算要求,严守合规底线!
为什么推行追溯码?
剑指“回流药”与用药安全
近年来,随着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和医保药品目录覆盖范围的扩大,参保群众购药更加便捷。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借此机会,通过“医保取现”“高价回收”等手段诱导参保人倒卖医保药品,“回流药”现象由此滋生。
国家医保局明确界定:“回流药”指通过非法渠道回收已流出正规医药流通环节、重新流入市场的药品。这些药品常存在过期情况,同时通过非法渠道流通,储存条件恶劣。很多药品用普通塑料袋、纸箱等简单粗暴包装,无防潮、防污染措施,随意堆积在库房;有的包装盒上还带着开药患者的姓名信息;有的已经因挤压导致药品破损、标签脱落、受潮结块,药品质量毫无保障。
更令人担忧的是,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来看,“回流药”已形成开药人、药贩、批发公司、医药机构等多主体勾连的非法链条。这些回流药不仅损害了医保基金的安全,还严重威胁到群众的用药安全,服用后不但无法治病,更可能加重病情。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医保局自2024年起在全国范围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工作。药品追溯码相当于每一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通过它可以实现药品全品种生产流通使用过程的追溯。
目前,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已开放 “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所有药店和消费者均可使用该功能扫码查验药品。现阶段,“买药先验码、卖药必扫码”的社会共识已经基本形成。据数据统计,每天约有500万人次消费者通过药品追溯码查验药品真伪并主动维权,避免买到假药、过期药或来源不明的药品,切实保障用药安全。
国家医保局再次呼吁:公众如发现扫码异常,应记录交易时间、地点、人员特征,保存聊天记录、药品照片、转账凭证等证据,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市民通过扫码如发现倒卖假药、劣药、回流药等涉嫌欺诈骗保行为,可投诉举报,一经查证属实,可获得最高20万的奖励。
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实际挑战也随之显现。扫码步骤增加的操作时间,影响药品交易效率:“高峰期时,药店门口能排起长队。”此外,对于小型药店而言,扫码设备投入、网络升级、员工培训都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部分年长药师表示:“学了三次才记住操作步骤。”医药机构需重视这些实际问题,合理规划成本投入,加强员工培训,优化操作流程,缓解运营压力。
系统技术问题也给政策落地带来阻碍。有药店反映会偶遇“系统卡顿”或“扫码无响应”情况,导致顾客长时间等待。在偏远乡镇,网络信号不稳定更使扫码操作时断时续。尽管这些问题在逐步改善,但仍需加快技术优化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扫码结算工作顺利开展。
长远来看,追溯码政策的全面实施,对医药行业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经营理念层面。随着“回流药”渠道被斩断,药店竞争期望能回归到专业服务本源。当药店扫码枪的“嘀”声成为日常,当患者轻点手机便能追溯药品的一生——我们终将告别“回流药”的阴影,迎来医药流通的清澈时代。
===============================企业宣传分割线=====================================
成都前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成都前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康养服务智慧化的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民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智慧健康服务解决方案。公司旗下拥有三大核心品牌:聚典(医)、医号迪(康)、老护亲(养),全面覆盖体检、急诊、门诊、住院、康复、居家照护、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区域医康养一体化、残联区域平台、特殊儿童康复、24小时智能药舱等全场景智慧服务。
前云康以“为全民尽享智慧健康服务而竭尽全力”为使命,秉承“诚信、专业、创新、利他”的价值观,通过科技创新与专业服务,推动医康养行业的智慧化转型。目前,公司已服务全国1200+用户,涵盖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机构及社区健康服务平台,赢得了广泛信赖与好评。
未来,前云康将继续深耕医康养服务智慧化领域,以“2035年成为全国医康养服务智慧化**品牌”为愿景,持续创新,优化服务,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